关于我们

2022年5月,湖北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由省属大型国有控股公司、中国企业500强湖北联投贯彻湖北省国资国企改革部署,整合内部商贸物流资源组建而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

2025年1月,根据湖北联投供应链资源整合倍增实施方案,湖北商贸物流集团瞄定“大工业”板块,聚焦建筑材料、工业物资、煤磷化工及其配套仓储物流,服务联投内部协同和服务湖北产业发展两大需求,做好湖北联投“四全四商”的“聚合纽带”和湖北产业的“传动链条”,搭建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集传统产业焕新、战新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于一体的新型工业供应链物流集成生态。

联投要闻 经营动态

科创领航 产业支撑 坚定不移以实体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湖北联投召开半年经营工作会

       7月17日—18日,湖北联投用一天半时间召开半年度经营工作会,旨在总结成绩、揭示问题、分析形势,明确下半年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俊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光辉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党委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并结合分管工作,分别提出具体思路和建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属企业“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工作推进座谈会精神,并作具体安排部署。会议指出,上半年,集团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政府国资委支持指导下,承压奋进、聚力突破,在争先进位中压舱顶梁,在建功支点中聚焦聚力,在改革深化中提质增效,交出一份高质量“期中答卷”。   刘俊刚作题为《科创领航 产业支撑 坚定不移以实体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讲话。他表示,今年既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要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坚持发展思路上“敢谋”,转型升级中“敢为”,赢取目标上“敢冲”,多维研判形势,检视自身问题,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确保决胜“双收官”、实现全年红。   刘俊刚要求,下半年,要锚定“五个支点”建设,围绕“三大转型方向”“三个制胜能力”“三类改革重点”聚焦发力,为推动我省经济持续稳中向好、量质并进作出联投贡献.   (一)坚定“三大转型方向”,为未来打好基础   突破发展“三个实体产业”   坚定筑牢精细化工“压舱石”。全面打造“资源+科技+资本”相结合的现代新国企。坚持聚矿提能、增储上产,以重点矿产资源有效储备为导向,加快“探转采”“采转产”,争取实现产能逐年翻番。坚持精研细判、竞品领衔,围绕市场需求培育市场竞品,通过湿法磷酸等基础产品向工业级、电子级产品延伸,抢占高端细分市场。坚持基地示范、营造生态,以建设襄阳磷煤氟产业基地为起点,既做产业链主,更当产业盟主,着力构建以磷化工为主导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坚定抢占新能源“制高点”。厘清产业发展新路径,从传统发电企业向“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跨越,5年内装机规模突破16GW,成为全链式、复合型能源上市企业。抓好重点项目“牛鼻子”,聚焦打造省级能源平台,重点开发建设一批装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消纳率高的标志性项目。自主开发能力大提升,理清“风光水火储”各细分赛道底层逻辑,持续加大技术研发;积极开发虚拟电厂、零碳园区、储能等应用场景,完善高能耗企业系统化节能解决方案。   坚定打造新材料“增长极”。化工材料要向深而耕,聚焦磷系、银钒系、石墨系新材料,形成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矩阵。绿色建材要争当“链主”,福汉木业要打造长江经济带木业“双循环”枢纽。建造材料要重点攻克,积极开展高掺量磷石膏路面材料、高性能环保沥青、超高韧抗渗抗裂混凝土等低碳材料的技术转化利用。   系统重塑“三大传统主业”   园区运营要“当好底座”。产业园区板块要坚定不移向产业链投资商、运营商、服务商转型升级。发挥“新城优势”,释放“高新能量”,坚持一切围绕产业培育干、企业招引转,聚焦产业转型挖掘资源、寻找机会,聚焦产业联动盘活存量、激发动能,聚焦产业生态全链运营、全维服务。   城市更新要“顺势突围”。顺应市场变革,围绕“有机更新、适量改造、补短强弱”,打造更多以“微山”为代表的城市微更新“联投样板”。顺应理念变革,坚持“空间重组、政策整合、资源链接”,构建老年关爱、青年向往、儿童友好的“全龄友好”居住生态。顺应产品变革,突出“好”标准,严选“好”地段,定制“好”服务,在“全生态服务”供给中形成长期稳定现金流。   工程建设要“换道发力”。面对“建设后时代”,必须稳规模、优结构,抢占新兴赛道,精拓优质项目。练内功、夯实力,压茬推进项目全周期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强分工、慎内卷,各经营主体要战略联动、协作分工、分类运营,形成“统分管控有力,专业协同有序”的发展新格局。   着力做实“两个战新赛道”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突出示范引领,东湖高新作为我省节能环保产业链“链主”企业,要夯实传统“气水固碳”节能环保业务,积极拓展智慧能源、碳资产评估开发等绿色低碳领域。推动模式创新,强化产业联动,完善EPC+O、TOT等运营模式。   积极培育大健康产业。升维“乐养”服务链,以“柠月”品牌为运营载体,培育一批重点生活空间标杆项目;扩维“医养”生态链,发挥省级医药供应链“链主”作用,打造具有联投特色的医养结合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拓维“康养”价值链,持续完善中高端养老、旅居养老、医养结合全覆盖的康养产业格局,推动形成联投大健康“科研+产业+资本”的价值循环。   (二)锻造“三个制胜能力”,为实业强动能   锻造科创“硬实力”   聚焦“两个重点”发力,推动一批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落地,形成一批自主技术标准,加速推进“育新提质”“智改数转”。借力“大院大师”共建,担当产业创新“召集人”、创新资源“链接人”、科研攻坚“出题人”、成果验证“阅卷人”,加快在国家级重点攻关任务、科技进步奖等领域实现再突破。探索“体制机制”激活,完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差异化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提升资本“运作力”   “产投+创投”双轮驱动,做精产业并购,年内落地一批标杆项目;发力创业投资,打造“创投育苗、产投造林、反哺循环”的协同闭环。“增量+存量”放大资产价值,确保全年新增控股2家上市公司,培育一批新的上市“金种子”企业。“供应链+科技”深化数资融通,“联链通”平台要推动省地共建全面落地,为链上优质科技企业进行“孵化-转化-产业化”全生命周期资本赋能。   强化资源“整合力”   要整合政策资源。政策转化不是复读机,而是翻译器;不是传声筒,而是变压器。要把政策红利从“纸上”落至“账上”。整合链上资源。构建“枢纽节点+通道线路+网络生态”多式联运物流体系;聚焦东湖综保区、东西湖陆港、长江新区综保区等关键枢纽,合理布局跨境电商;强化“中欧班列+海外仓储”的协同联动,确保完成500亿元进出口额目标。整合客户资源。聚焦“工作圈”“生活圈”“生态圈”,加快大会员体系建设,放大“联投系”品牌价值认同。   (三)瞄准“三个改革重点”,为发展激发活力   聚焦“四大攻坚”补短板,强化“四个穿透”防风险,打造“四类人才”强支撑,确保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专项行动要“见底见效”   以化债“拆枷锁”,深化“揭榜领题”“脱岗结算”“脱岗清欠”等模式,多管齐下完成清收任务。以治亏“挖潜能”,“一企一策”清理“两资两非”,加大对扭亏减亏指标的考核比重。以盘活“优存量”,加快探索、总结、推广“权属应确尽确、策研建运赋能、产业共生创效”联投模式。以案控“筑堤坝”,确保源头减少新增、加快压减积案。   内控监管要“全面穿透”   “穿透式监管”的核心在于“标准穿透”而非“权力穿透”,“信息穿透”而非“决策穿透”。要以数智化转型为抓手,权责适配、明确边界,变传统“制度堆砌”为“穿透适配”,形成“顶层设计—基层落地”的穿透式管理链条。突出重点、严控风险,以“底线管理”与“动态纠偏”相结合,实现“守底线”与“促发展”相统一。智慧监管、全链穿透,形成集团级“AI+”价值链风险图谱,推动集团管控实现自上而下“全级次、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穿透。   人才培育要“靶向发力”   对标“干部素质提升年”和集团实体化转型所急所需,锻造产业工人“生力军”,创新工学一体、产教融合模式;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升级“揭岗挂帅”3.0模式,实现人才“借地”引进、科研“借智”攻关、创新“借力”协同;建设一线磨砺“实战营”,全面打造“产业工人+技能人才+管理专家+领军人才”梯次生长的专业队伍。   (四)扛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为企业强基固本   持之以恒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持之以恒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抓住“关键少数”,建强“头雁”队伍,擦亮党建品牌;持之以恒从严管党治企,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以实体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刘光辉以《对标复盘 精进提质 不折不扣完成全年目标》为题,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下一步生产经营重点任务。   刘光辉指出,今年以来,集团上下按照集团党委部署抓执行促落实,生产经营延续良好态势,产业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动能,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期中成绩单。   刘光辉强调,要坚定发展信心、改革决心、攻坚恒心,优化方向和思路,抓牢关键任务,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必须在主导性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锚定实体化转型方向,坚定不移走产业化道路,培育产业型企业。围绕并购文章,统筹好“敢担责”与“善作为”,强化尽调深度与风险预判,以并购破局精细化工、扩容清洁能源、转型智能制造、夯实物流基础,做大产业增量;围绕培育文章,依托资源优势推动精细化工“聚势突破”,推动清洁能源向多元化“资产运营”转型,争当新材料产业链链主、联盟盟主、集群群主,盘活做强电梯厂、雷光科技、智能装备、数智建造,做优产业存量;围绕服务文章,发挥旗下产业服务平台作用,做强“联投智库”,做优“资本两翼”,构筑“产业生态”,做活产业变量。   必须增强企业稳定增长的底盘   坚定拓展新市场、新项目、新空间,筑牢稳健经营夯实基本盘。工程建设锚定“脱胎换骨”目标,加速重塑与整治,加快构建新格局,锚定新方向,打造新生态,通过区域拓展确保规模和质效;城市更新要发力核心城市群、获取优质地块,抢抓行业调整窗口期,加强与头部优秀企业战略合作,打好增量拓展与合作共赢“组合拳”;供应链板块在贸易品类、新阵地、海外渠道、优势区域等方面,全方位拓展新市场、新空间、新模式,坚决完成既定目标。   必须锻造长周期生存的运营能力   坚持长期主义的“运营思维”,建设“运营服务型”企业。新城板块构建通过产业运营盘活土地的逻辑闭环,以产业招引为主、产业培育为辅、运营试点先行,激活土地价值;城市更新板块擦亮“好房子、联投造”品牌,探索新模式“联投样本”,打造城市微更新“标杆项目”,激活存量资源“增量效益”,构建全产业链运营服务体系;支撑服务板块探索轻重分离机制,打造轻资产运营的品牌矩阵,输出标准化品牌与服务。   必须以创新持续带来发展新动能   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为集团加快转型增添新活力。强化科技创新,重点聚焦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实体产业,推动科创和产创融合发展;强化模式创新,加快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拓展养老、托幼、研学、数字医疗等消费新场景,培育新的增长极;强化管理创新,深入推进“数化联投”,增强治理管控力、客户连接力、产业创新力,提升数字化转型实效。   必须始终守牢安全发展的底线   统筹发展和安全,高度重视现实隐患和潜在风险,盯死守牢资金链安全、生产环保安全、供应链板块安全、廉洁从业安全,增强风险的识别、防范、化解能力,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会上,运营管理部通报集团上半年生产经营完成情况,26家经营单位、16个集团部室、应收清欠专班负责人依次作交流发言,湖北建投作“首台套动压气悬浮软硬一体冷水机组”技术创新专题汇报,“董事解难题”“支部书记解难题”“人力资源补短板”代表依次发言。   集团总部中层副职及以上干部,各出资公司主要负责人、五大专班相关负责人、区域公司主要负责人等共计140余人参加会议。

张爱华赴大别山陆港物流公司调研

       7月15日,湖北商贸物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爱华一行赴湖北大别山陆港物流有限公司(简称“大别山陆港物流公司”)调研,深入一线指导麻城石材的物流体系建设及大别山陆港物流公司组建工作。公司副总经理梅群、曹庭胜出席会议。   调研期间,张爱华听取了大别山陆港物流关于“三定”方案、供应链管理及物流建设体系的阶段性工作、重点项目进展实施成效的专项汇报,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他指出,建设初创期的各业务领域要深度融合,充分激活麻城地区区位资源优势,立足产业高度谋划发展蓝图。要清晰界定规划辐射范围与核心竞争力,强化内部协同与属地资源联动机制,确保规划落地见效。要明确业务经营切入方向,严格落实“四个统一”(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针对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建设,他要求,要精准规划内容,围绕战略契合点、深度协调方案、预期效益、行动建议及目标规划五大维度,深度挖掘麻城资源禀赋,精准匹配湖北联投产业链优势。要强化协调逻辑,以供应链服务为核心,立足产业链协同,聚焦资源整合、企业服务与降本增效,创造价值链升级新动能。要增强全环节协同,上游深化源头企业战略合作强化资源整合,中游提供定制化生产与品牌共建服务塑造核心优势,下游通过定向保供、示范工程打造与物流优化提升市场竞争力。要提升预期收益,通过降低物料采购成本、保障重大项目增效、开辟新增长点等举措,强化资源掌控力。要落实行动建议,组建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地;强化政策争取,推动相关产品纳入集团集采体系;深化资源调研与谈判,加快示范项目启动及核心基地建设;加强政企联动,积极争取政策与资源支持,形成协同推进合力。要明确阶段目标,分阶段推进砂石骨料、混凝土等核心品类全面纳入集团集采体系,同步拓展外部市场,通过塑造核心品牌、优化供应链物流体系、驱动技术创新,最终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