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湖北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由省属大型国有控股公司、中国企业500强湖北联投贯彻湖北省国资国企改革部署,整合内部商贸物流资源组建而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
2025年1月,根据湖北联投供应链资源整合倍增实施方案,湖北商贸物流集团瞄定“大工业”板块,聚焦建筑材料、工业物资、煤磷化工及其配套仓储物流,服务联投内部协同和服务湖北产业发展两大需求,做好湖北联投“四全四商”的“聚合纽带”和湖北产业的“传动链条”,搭建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集传统产业焕新、战新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于一体的新型工业供应链物流集成生态。
7月17日—18日,湖北联投用一天半时间召开半年度经营工作会,旨在总结成绩、揭示问题、分析形势,明确下半年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俊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光辉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党委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并结合分管工作,分别提出具体思路和建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属企业“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工作推进座谈会精神,并作具体安排部署。会议指出,上半年,集团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政府国资委支持指导下,承压奋进、聚力突破,在争先进位中压舱顶梁,在建功支点中聚焦聚力,在改革深化中提质增效,交出一份高质量“期中答卷”。 刘俊刚作题为《科创领航 产业支撑 坚定不移以实体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讲话。他表示,今年既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要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坚持发展思路上“敢谋”,转型升级中“敢为”,赢取目标上“敢冲”,多维研判形势,检视自身问题,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确保决胜“双收官”、实现全年红。 刘俊刚要求,下半年,要锚定“五个支点”建设,围绕“三大转型方向”“三个制胜能力”“三类改革重点”聚焦发力,为推动我省经济持续稳中向好、量质并进作出联投贡献. (一)坚定“三大转型方向”,为未来打好基础 突破发展“三个实体产业” 坚定筑牢精细化工“压舱石”。全面打造“资源+科技+资本”相结合的现代新国企。坚持聚矿提能、增储上产,以重点矿产资源有效储备为导向,加快“探转采”“采转产”,争取实现产能逐年翻番。坚持精研细判、竞品领衔,围绕市场需求培育市场竞品,通过湿法磷酸等基础产品向工业级、电子级产品延伸,抢占高端细分市场。坚持基地示范、营造生态,以建设襄阳磷煤氟产业基地为起点,既做产业链主,更当产业盟主,着力构建以磷化工为主导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坚定抢占新能源“制高点”。厘清产业发展新路径,从传统发电企业向“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跨越,5年内装机规模突破16GW,成为全链式、复合型能源上市企业。抓好重点项目“牛鼻子”,聚焦打造省级能源平台,重点开发建设一批装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消纳率高的标志性项目。自主开发能力大提升,理清“风光水火储”各细分赛道底层逻辑,持续加大技术研发;积极开发虚拟电厂、零碳园区、储能等应用场景,完善高能耗企业系统化节能解决方案。 坚定打造新材料“增长极”。化工材料要向深而耕,聚焦磷系、银钒系、石墨系新材料,形成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矩阵。绿色建材要争当“链主”,福汉木业要打造长江经济带木业“双循环”枢纽。建造材料要重点攻克,积极开展高掺量磷石膏路面材料、高性能环保沥青、超高韧抗渗抗裂混凝土等低碳材料的技术转化利用。 系统重塑“三大传统主业” 园区运营要“当好底座”。产业园区板块要坚定不移向产业链投资商、运营商、服务商转型升级。发挥“新城优势”,释放“高新能量”,坚持一切围绕产业培育干、企业招引转,聚焦产业转型挖掘资源、寻找机会,聚焦产业联动盘活存量、激发动能,聚焦产业生态全链运营、全维服务。 城市更新要“顺势突围”。顺应市场变革,围绕“有机更新、适量改造、补短强弱”,打造更多以“微山”为代表的城市微更新“联投样板”。顺应理念变革,坚持“空间重组、政策整合、资源链接”,构建老年关爱、青年向往、儿童友好的“全龄友好”居住生态。顺应产品变革,突出“好”标准,严选“好”地段,定制“好”服务,在“全生态服务”供给中形成长期稳定现金流。 工程建设要“换道发力”。面对“建设后时代”,必须稳规模、优结构,抢占新兴赛道,精拓优质项目。练内功、夯实力,压茬推进项目全周期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强分工、慎内卷,各经营主体要战略联动、协作分工、分类运营,形成“统分管控有力,专业协同有序”的发展新格局。 着力做实“两个战新赛道”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突出示范引领,东湖高新作为我省节能环保产业链“链主”企业,要夯实传统“气水固碳”节能环保业务,积极拓展智慧能源、碳资产评估开发等绿色低碳领域。推动模式创新,强化产业联动,完善EPC+O、TOT等运营模式。 积极培育大健康产业。升维“乐养”服务链,以“柠月”品牌为运营载体,培育一批重点生活空间标杆项目;扩维“医养”生态链,发挥省级医药供应链“链主”作用,打造具有联投特色的医养结合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拓维“康养”价值链,持续完善中高端养老、旅居养老、医养结合全覆盖的康养产业格局,推动形成联投大健康“科研+产业+资本”的价值循环。 (二)锻造“三个制胜能力”,为实业强动能 锻造科创“硬实力” 聚焦“两个重点”发力,推动一批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落地,形成一批自主技术标准,加速推进“育新提质”“智改数转”。借力“大院大师”共建,担当产业创新“召集人”、创新资源“链接人”、科研攻坚“出题人”、成果验证“阅卷人”,加快在国家级重点攻关任务、科技进步奖等领域实现再突破。探索“体制机制”激活,完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差异化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提升资本“运作力” “产投+创投”双轮驱动,做精产业并购,年内落地一批标杆项目;发力创业投资,打造“创投育苗、产投造林、反哺循环”的协同闭环。“增量+存量”放大资产价值,确保全年新增控股2家上市公司,培育一批新的上市“金种子”企业。“供应链+科技”深化数资融通,“联链通”平台要推动省地共建全面落地,为链上优质科技企业进行“孵化-转化-产业化”全生命周期资本赋能。 强化资源“整合力” 要整合政策资源。政策转化不是复读机,而是翻译器;不是传声筒,而是变压器。要把政策红利从“纸上”落至“账上”。整合链上资源。构建“枢纽节点+通道线路+网络生态”多式联运物流体系;聚焦东湖综保区、东西湖陆港、长江新区综保区等关键枢纽,合理布局跨境电商;强化“中欧班列+海外仓储”的协同联动,确保完成500亿元进出口额目标。整合客户资源。聚焦“工作圈”“生活圈”“生态圈”,加快大会员体系建设,放大“联投系”品牌价值认同。 (三)瞄准“三个改革重点”,为发展激发活力 聚焦“四大攻坚”补短板,强化“四个穿透”防风险,打造“四类人才”强支撑,确保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专项行动要“见底见效” 以化债“拆枷锁”,深化“揭榜领题”“脱岗结算”“脱岗清欠”等模式,多管齐下完成清收任务。以治亏“挖潜能”,“一企一策”清理“两资两非”,加大对扭亏减亏指标的考核比重。以盘活“优存量”,加快探索、总结、推广“权属应确尽确、策研建运赋能、产业共生创效”联投模式。以案控“筑堤坝”,确保源头减少新增、加快压减积案。 内控监管要“全面穿透” “穿透式监管”的核心在于“标准穿透”而非“权力穿透”,“信息穿透”而非“决策穿透”。要以数智化转型为抓手,权责适配、明确边界,变传统“制度堆砌”为“穿透适配”,形成“顶层设计—基层落地”的穿透式管理链条。突出重点、严控风险,以“底线管理”与“动态纠偏”相结合,实现“守底线”与“促发展”相统一。智慧监管、全链穿透,形成集团级“AI+”价值链风险图谱,推动集团管控实现自上而下“全级次、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穿透。 人才培育要“靶向发力” 对标“干部素质提升年”和集团实体化转型所急所需,锻造产业工人“生力军”,创新工学一体、产教融合模式;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升级“揭岗挂帅”3.0模式,实现人才“借地”引进、科研“借智”攻关、创新“借力”协同;建设一线磨砺“实战营”,全面打造“产业工人+技能人才+管理专家+领军人才”梯次生长的专业队伍。 (四)扛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为企业强基固本 持之以恒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持之以恒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抓住“关键少数”,建强“头雁”队伍,擦亮党建品牌;持之以恒从严管党治企,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以实体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刘光辉以《对标复盘 精进提质 不折不扣完成全年目标》为题,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下一步生产经营重点任务。 刘光辉指出,今年以来,集团上下按照集团党委部署抓执行促落实,生产经营延续良好态势,产业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动能,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期中成绩单。 刘光辉强调,要坚定发展信心、改革决心、攻坚恒心,优化方向和思路,抓牢关键任务,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必须在主导性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锚定实体化转型方向,坚定不移走产业化道路,培育产业型企业。围绕并购文章,统筹好“敢担责”与“善作为”,强化尽调深度与风险预判,以并购破局精细化工、扩容清洁能源、转型智能制造、夯实物流基础,做大产业增量;围绕培育文章,依托资源优势推动精细化工“聚势突破”,推动清洁能源向多元化“资产运营”转型,争当新材料产业链链主、联盟盟主、集群群主,盘活做强电梯厂、雷光科技、智能装备、数智建造,做优产业存量;围绕服务文章,发挥旗下产业服务平台作用,做强“联投智库”,做优“资本两翼”,构筑“产业生态”,做活产业变量。 必须增强企业稳定增长的底盘 坚定拓展新市场、新项目、新空间,筑牢稳健经营夯实基本盘。工程建设锚定“脱胎换骨”目标,加速重塑与整治,加快构建新格局,锚定新方向,打造新生态,通过区域拓展确保规模和质效;城市更新要发力核心城市群、获取优质地块,抢抓行业调整窗口期,加强与头部优秀企业战略合作,打好增量拓展与合作共赢“组合拳”;供应链板块在贸易品类、新阵地、海外渠道、优势区域等方面,全方位拓展新市场、新空间、新模式,坚决完成既定目标。 必须锻造长周期生存的运营能力 坚持长期主义的“运营思维”,建设“运营服务型”企业。新城板块构建通过产业运营盘活土地的逻辑闭环,以产业招引为主、产业培育为辅、运营试点先行,激活土地价值;城市更新板块擦亮“好房子、联投造”品牌,探索新模式“联投样本”,打造城市微更新“标杆项目”,激活存量资源“增量效益”,构建全产业链运营服务体系;支撑服务板块探索轻重分离机制,打造轻资产运营的品牌矩阵,输出标准化品牌与服务。 必须以创新持续带来发展新动能 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为集团加快转型增添新活力。强化科技创新,重点聚焦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实体产业,推动科创和产创融合发展;强化模式创新,加快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拓展养老、托幼、研学、数字医疗等消费新场景,培育新的增长极;强化管理创新,深入推进“数化联投”,增强治理管控力、客户连接力、产业创新力,提升数字化转型实效。 必须始终守牢安全发展的底线 统筹发展和安全,高度重视现实隐患和潜在风险,盯死守牢资金链安全、生产环保安全、供应链板块安全、廉洁从业安全,增强风险的识别、防范、化解能力,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会上,运营管理部通报集团上半年生产经营完成情况,26家经营单位、16个集团部室、应收清欠专班负责人依次作交流发言,湖北建投作“首台套动压气悬浮软硬一体冷水机组”技术创新专题汇报,“董事解难题”“支部书记解难题”“人力资源补短板”代表依次发言。 集团总部中层副职及以上干部,各出资公司主要负责人、五大专班相关负责人、区域公司主要负责人等共计140余人参加会议。
7月14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鲁雪率队赴北京考察调研普洛斯航空物流业务,与普洛斯中国高级副总裁、航空物流平台总裁胡天木等座谈。双方围绕业务合作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共探合作机遇,共绘发展蓝图。 鲁雪一行实地参观了北京航港大通关基地的国际货站、跨境电商功能区、天竺保税物流中心等核心板块,详细了解项目规划、运营模式及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布局,重点调研了医药、口岸等业态的运营模式及产业发展情况。 座谈会上,胡天木对鲁雪一行来访考察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普洛斯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胡天木分享了北京航港大通关园区在运营管理、资产优化及数据化治理等方面的经验,作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重要载体,北京航港大通关基地依托空港区位优势,打造了集通关、仓储、分拨、贸易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平台,为区域产业链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他表示,普洛斯航空物流平台愿发挥自身在物流园开发、口岸设施运营、医药、智慧园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湖北联投集团深化资源共享,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鲁雪对普洛斯方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湖北联投集团发展情况及产业布局等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她表示,近年来,湖北联投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四大主业发展,经营指标稳健增长,综合实力连年跃升。同时,湖北联投在产业园区运营、商贸物流业务领域以及智慧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希望双方能在数智化管理、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探索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围绕物流枢纽建设、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和智慧供应链等领域进一步探讨,共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普洛斯航空物流平台副总裁程坚,企业发展部总监张志佳、数字化运营总监刘国一;湖北商贸物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爱华,东湖高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文明,湖北商贸物流集团副总经理曹庭胜,东湖高新集团科技园公司副总经理刘骞等参加考察交流。
6月16日,湖北联投召开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对集团改革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俊刚主持会议,班子成员、总师总监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会和省属企业“百日攻坚行动”工作部署。会议听取当前改革工作进展成效,研究短板弱项攻坚举措,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任务。 会议指出,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集团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敢为人先、破立并举”的改革锐气,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园区开发、工程建设、城市更新”三大传统产业全面重塑,“精细化工、清洁能源、新材料”三大实体产业加快拓新,改革动能加速释放,发展成效逐步显现。面对改革收官大考,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会议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高站位交出政治答卷。要深刻认识到改革收官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改革作为必须抓实的政治任务,锚定发展目标、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提升核心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把改革作为推动转型的关键引擎,加快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实体化转型;把改革作为提升经营质效的重要抓手,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在“开门红”基础上顺利实现“双过半”,确保全年经营目标完成。 要正视问题、靶向攻坚,以更实举措实现争先进位。对照共性突出问题和自身短板弱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尽快拿出解决办法。聚焦重点、加快攻坚。针对减负减亏等短板弱项,要聚集力量集中攻关。严控管理层级,通过拆除融资架构、股权提级、清算注销等方式加快清理低效无效资产,加强公司设立审核;明确减亏扭亏路径,细化考核机制,分门别类,多管齐下,全力止住“出血点”、转化“拖累点”,确保在收官前完成任务。聚焦转型、久久为功。产业调整再加速。聚焦精细化工、风光水火储、新材料等领域,加快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立足矿化一体、数字科技、清洁能源、建筑科技等领域,加快并购一批优质标的。研发投入再提升。探索对内设置研发机构、对外开展研发合作等方式,提升研发经费占比。重点领域谋突破。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国际标准制定和国家科技奖项等方面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平台建设再扩容,持续优化创新联合体、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整体布局,打造原始创新“主阵地”。聚焦治理、巩固提升。持续优化现代公司治理体系,推动各级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动态优化调整,加强专职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助力董事会规范高效运转;不断完善新型经营责任制,推进总部机构改革和中层管理人员竞聘,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提质扩面,精准设置指标、严格刚性兑现、合理拉开差距。 要压实责任、争创一流,以更强担当确保完成任务。拧紧“全链条”责任。强化各级主体“一把手”主责、明确集团部门指导责任、落实分管领导领衔责任,坚决落实“百日攻坚”要求,确保6月30日之前基本完成主体任务,三季度全面扫尾提升。严把质量、务求实效。将改革台账作为检验改革质量的重要抓手,确保各项指标有成果支撑,每项任务账实相符,杜绝“纸面改革”“数字游戏”。加强总结、打造品牌。对改革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深入挖掘提炼成熟经验和创新做法,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联投改革案例,强化典型示范和标杆引领作用。强化激励、严肃问责。将改革落实情况作为“硬杠杠”纳入党建责任考核、经营业绩考核、党委巡察范围,纳入本年度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必答题”,以考核“指挥棒”激励全员争当改革攻坚“排头兵”。 集团职能部室负责人,相关出资公司领导及改革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7月15日至16日,湖北宜城小河港煤炭储备基地完成了一批煤炭的提货转运任务。该批煤炭在基地内经过科学精准的配煤加工,依托“公转水”运输体系,通过公路短驳至襄阳小河港综合码头装船,沿汉江黄金水道运抵湖北汉川。 多式联运协同发力,展现降本增效潜力。此次提货转运任务的实施,体现了湖北宜城小河港煤炭储备基地多式联运的核心功能。在来煤通道方面,客户可选择通过公路运输从坑口直接送达基地,或经由焦柳铁路的王树岗站、朱市站到达后,再通过公路短驳转运至基地。未来,浩吉铁路专用线的开通将实现发运站至基地的直通,多条物流通道的全面覆盖为客户提供了灵活且经济的集运选择。在出煤通道方面,通过小河港转水运至汉川的运费约为30元/吨,相比传统汽运方式,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智慧园区精准调度,支撑全链运营管理。装煤与卸煤环节的顺畅运作是此次转运的重要环节。在煤炭储备基地,煤炭按比例精准掺配后,进出的货运车辆通过无人值守过磅系统实时上传称重数据,激光盘煤技术动态把控库存精度,配合“智慧园区管理系统”调度矿区来车、配煤作业线、仓储垛位以及短驳运输车辆,实现从入场到出港的全链条管控。 基于本次实践,湖北宜城小河港煤炭储备基地将持续优化铁路来煤衔接效率,提升铁路集疏运能力;完善“公转水”标准化流程,巩固水运成本优势;同时,持续升级配煤技术方案,拓展服务种类,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客户需求,提升煤炭产品价值。依托浩吉、焦柳铁路及汉江枢纽,致力于打造北煤南运“集配站”、能源保供“压舱石”、大型煤矿“前置仓”、产业聚集“助推器”,服务襄阳都市圈及汉江流域、辐射湘赣地区,为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坚实的物流与能源保障力量。
7月14日,荆门城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勇一行到访湖北商贸物流集团,与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陶琳等举行座谈交流。 黄勇对湖北商贸物流集团的改革成果和发展势头表示赞赏,并对公司业务情况进行介绍。他表示,荆门城控集团锚定“一流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发展定位,主动融入荆门“4211”产业体系,聚焦深耕城市运营、建设施工、城市更新、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五大业务板块,谋篇布局新能源、数字经济、绿色建材、低空经济等领域,是湖北省第6个地级市、荆门市首家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的地方政府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黄勇希望以本次交流为契机,增进双方业务往来,探索双方在城市建设、物流发展、供应链创新服务及平台建设等领域的合作空间,为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陶琳对黄勇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湖北商贸物流集团的发展定位和业务布局。她指出,今年以来公司紧抓湖北联投供应链板块资源整合的战略机遇,瞄准“大工业”核心领域,聚焦建筑材料、工业物资、煤磷化工三大方向及其配套仓储物流建设,重点服务湖北联投内部协同和湖北产业发展。当前,公司内部协同项目运作机制完善、集中采购业务拓展态势稳健、供应链平台运营管理效能显著、物流体系建设全面进阶,期待双方在业务合作、模式创新等领域深化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赋能湖北“支点建设”,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荆门城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望,荆门城控矿业公司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黄妍妍、代加灯,成本合约部、成本管理部相关人员;湖北商贸物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魏忠,联发物资公司、湖北通世达公司、战略投资部、运营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扎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7月9日,湖北联投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鲁雪赴湖北商贸物流集团,以“锤炼过硬党性、深化作风转变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助推企业行稳致远”为题,为分管部门、单位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鲁雪指出,要深学细悟,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内涵与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以学为基,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丰富内涵。要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树立践行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坚持正风反腐相贯通、标本兼治、常抓不懈五个方面深刻领会。要以史为镜,全面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价值。从历史维度看,八项规定出台是作风建设的时代续篇;从理论维度看,八项规定重要论述是作风建设的理论新篇;从制度维度看,八项规定精神是坚持依规治党的标志成果。要以思为要,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现实意义。加强作风建设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关键举措;是密切与基层群众联系的生动实践;是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保证。 鲁雪强调,要总结反思,全面检视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和突出表现。 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任重道远,八项规定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要驰而不息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要防止学用脱节“两张皮”,防止重点领域“屡禁不止”,防止倾向性问题依然存在,防止改革攻坚“打折变通”。针对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以及广大基层员工等不同层面存在的典型作风问题,要求大家对照检视,深刻反思剖析,切实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重点聚焦“三个是否”:是否在学习贯彻上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是否在重点领域整治中搞“选择性落实”,是否在作风建设中出现“疲劳综合征”,确保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要优化风险防控体系,筑牢发展底线,以全流程风险防控、精细化合规管理护航企业行稳致远,把遗留问题圈定在可控范围,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化解潜在风险,确保资金链的安全稳定,严防资金风险。 鲁雪要求,要笃行实干,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要以学思铸党魂,深学细悟筑牢根基;要以铁腕执铁纪,严管严治形成震慑;要以头雁引全局,以上率下涵养清风;要以长效求常治,制度固本久久为功;要以实干挑担当,作风赋能推动发展。 党课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湖北联投运营管理部、风控法务部,湖北商贸物流集团、联投资本、福汉木业、湖北天弘、国际经合各单位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员代表、发展对象、积极分子等参加会议。